大武山三十林班地有保育類動物多達十二種以上,以往常遭濫捕,其中,生性害羞少見的麝香貓與棕簑貓,幾乎瀕臨絕種,今年八、九月林務工作人員入山後,攝影機又拍到它們的蹤跡,也發現野生物種量激增,顯見保育警察 駐後,發揮功能。
麝香貓就是台灣俗稱的九節貓、筆貓、或七仔,為夜行性動物,屬於食肉目靈貓科,最大的特徵是身體細長,尾巴有明顯的黑白相間環狀條紋。

麝香貓由於毛質佳,麝香腺發達,有被捕捉利用的壓力,生存不易,野生族群現況不清楚;近來著名的「麝香貓咖啡」,就是麝香貓吃了咖啡豆,經過消化道的發酵分解後排出體外而形成,數量少,要價不菲。

麝香貓性情孤獨隱密,常單獨行動,遇到危險會迅速躲入草叢中,森林裡很難得看到蹤影。麝香貓多以鼠類、爬蟲類與昆蟲為食。

至於棕簑貓,一樣屬於食肉目靈貓科,身體特徵有頭部細長、吻端突出、體型略大、具流線型,毛色呈灰棕色,四肢細短,趾間有蹼。

棕簑貓日夜間都有活動,棲息在中低海拔山區溪流附近的洞穴,善於游泳,食物有鼠、蛇、蛙、魚、蟹、蝦、蝸牛、大型昆蟲等,溪流生態的破壞與河川汙染,都已對牠的生存造成極大的影響。

林務單位強調,台東縣野生動物的保育,在入秋後是違法濫捕者橫行時段,卅林班地復育保育成功是大好消息,但仍得努力防濫捕。


http://times.hinet.net/news/20060920...bc6be68cf2.htm